在Android手機動辄四核、八核處理器,3G內存,2000w像素,2k屏幕的時代,iPhone好像有點脫節。僅僅使用雙核處理器,1G內存,800w像素,直到在最新的 iPhone 6 plus上才使用了1080p,1G內存。難道iPhone就這麼不看重硬件?
iPhone不堆硬件?
網上甚至有段子打趣道: iPhone 6的硬件配置剛追上nexus 4,歡迎iPhone 6來到2012年。那麼iPhone的硬件真的是如此不堪嗎? iPhone一貫優秀的用戶體驗真的只是依靠神優化和優秀的軟件體驗實現的嗎?這裡筆者便根據目前已有資料,簡單分析一下iPhone 6所使用的A8處理器。
雖然iPhone與Android手機使用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統,各自對硬件的調動也有所不同,底層驅動差異也不小,但是回歸到處理器本身,iPhone所采用的雙核處理器和Android所常用的四核、八核處理器還是可以一較高下的。
先進的A8 更快的速度
iPhone 6用的是A8處理器,這是蘋果基於ARM授權,使用ARMv8架構,自行研發的一顆芯片。蘋果基於對ARMv8的研究與調整,得出cyclone(飓風)架構,支持64位指令集。此架構首次出現是在iPhone 5S上,當時采用cyclone架構的A7芯片是移動端第一款64位處理器,雖然是雙核處理器,運行頻率也只有1.3GHz,相比較安卓機中常見的 2.0GHz明顯低了不少,但是因為每個時鐘周期最多可以同時解碼、發射、執行、收回6個指令/微操作,排序緩沖大小是A6處理器的四倍多,而在當時 Intel Haswell桌面架構也不過如此的排序緩沖大小也不過如此。
到了A8處理器上,蘋果依舊是發揮強大的芯片設計能力,第二代cyclone架構,同樣是64位,緩存也還是64k、1MB、4MB,不過在制造工藝上已經進入了20nm時代,這又將同期的骁龍處理器的28nm制程甩在身後,目前也就獵戶座5433能夠勉強追上。
雖然不如A6升級至A7那樣性能翻倍,但是A8性能對於A7還是有了25%左右的提升,而根據真機實測,A8在單線程上相比較於A7有近18%的提升,多線程則有15%的提升。在帶寬上達到了12.8GB/S,這種水平雖然還不及高通骁龍801這樣的帶寬狂魔的14.9GB/S,但是由於 iPhone分辨率最高只有1080p,其所需要的帶寬約為8.3GB/S,因此12.8GB/S這樣的帶寬已經足夠。從測試成績上來看,A8對於A7也是確實有著明顯的升級,單線程成績更加突出,而安卓陣營的新旗艦韓版Note 4,其采用的獵戶座5433處理器也是一顆64位處理器,但在 CPU 單線程上還處於落後位置。
除了這些性能上的提升之外,A8芯片也是目前制造工藝最為先進的移動處理器,20nm制程,由台積電負責制造。在芯片的大小上,比A7縮小13%,但是晶體管數量卻由10億翻倍至20億。這種制造工藝的提升帶來最大的好處便是發熱與功耗的降低。
圖形性能傲視群雄
除了CPU性能強大之外,蘋果也一貫重視GPU性能,作為圖像處理單元,其好壞直接影響著用戶操作體驗。雖然A8沒有以往那樣的GPU性能野蠻增長一倍,但也有了50%的增長,要知道A7所使用的GPU是Imagination PowerVR G6430,本身也是顆一流的GPU,所以能有50%的增長,筆者相信其實力不可小觑。
由於蘋果一貫對於硬件的保密,目前我們還無法得知A8具體使用的GPU是什麼型號,不過根據蘋果以往的風格,在GPU的使用上從不手軟,可以說非旗艦不用。再結合蘋果在iPhone 6發布會後更新的iOS開發文檔,其中跟骁龍805上所用的Adreno 420相同,增加了對下一代紋理壓縮格式ASTC的支持,這與如出一轍,而擁有這一特性正是PowerVR Series6XT系列。
Seiries6XT有雙核、四核以及六核三個版本。根據比A7 GPU提高50%性能這個數據來猜測,A8確實很可能使用了當下PowverVR系列中的旗艦G6650,其運行頻率約為450MHz,32bit浮點計算水平達到了恐怖的172.8GFLOPS。如果真的是這顆GPU的話,筆者只想說:蘋果干(sang)得(xin)漂(bing)亮(kuang)。這顆GPU是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在今年2月份WMC上發布的,設計上和英偉達的K1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有6個unified shading cluster,共192個核心,每個時鐘周期處理12個像素點,根據Imagination官方文檔其性能是競爭對手的3倍。這種高端移動顯示芯片主要應用對象是高分辨率平板或4K智能電視。並且在功耗上也做了一些功夫,能夠使得在較低功耗下仍然能發揮強勁的性能。
不堆硬件?只是不拿來誇耀罷了
寫到這裡,各位讀者應該有所明白, iPhone 的內部芯片實際上也是業界領先的,這種領先並不像體現在四核、八核這樣簡單粗暴的數量上,而是不斷深挖芯片潛力,在盡可能低功耗的基礎下,最大化程度搾出其性能。這和蘋果的制造哲學也息息相關,曾未將參數作為宣傳的賣點,而是用軟件馴服硬件,讓實際用戶體驗證明自己,所以 iPhone 並不是不拼硬件,只是不願意這些冰冷的參數作為噱頭罷了。
注:更多精彩教程請關注 手機教程欄目, 手機數碼群:296605639歡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