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 iPhone 年初在中國增長慢,因為對於國人而言 iPhone 始終太貴了,人均 GPD 反映了事實,降價的 iPhone SE 就是降低了門檻。
近些年來,蘋果的成長和發展歷程很大程度上與中國脫不開關系。自 2013 年財年以來蘋果在中國的基礎營收暴漲 47%,整體年收入平均都以 17% 的幅度增長。正因為如此,中國早已超越歐洲成為了蘋果僅次於美洲的第二大重要收入來源的市場。
下面收集自蘋果財報官方數據制作的圖表,明顯可以看到每一季蘋果在中國區營收所占的比重是有多大:
不過,中國區的增長無法掩蓋蘋果在其余地區增長放緩的事實,來自市場調研機構 Kantar Worldpanel 發布的報告則認為,蘋果的 iPhone 業務逐漸步入“中年期”。那麼蘋果能否扭轉這一趨勢呢?
Kantar Worldpanel 的數據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根據該機構每三個月提供一次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蘋果在中國依然是中國最流行的智能手機品牌,截止今年 1 月份的前三個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 25%。與去年同期的數據相比,蘋果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還增長了 1.1%(2015 年 1 月份的數據為 23.9%)。
然而, Kantar Worldpanel 的首席分析師 Carolina Milanesi 表示,今年“1 月份是蘋果在中國增長最弱的一個月。”不過他也解釋稱,今年 1 月份剛剛開始為中國春節促銷活動做准備,這可能是在此期間蘋果在中國增長如此緩慢的原因。
在此期間,蘋果在中國增長的市場份額,有一部分原因是國內其他基於谷歌 Android 系統各大廠商出現了下滑現象。 Kantar Worldpanel 的數據顯示國內 Android 的市場份額同比從 74.2% 下降到了 73.9%。而其余部分則源於“其他”類別的設備,這部分設備所失去的市場份額比例最高,從 0.9% 下降到了 0.3%,幾乎瀕臨市場的邊緣。
iPhone SE 有望改變蘋果在中國增長放緩的情況?
中國市場表現對蘋果而言相當不理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5288 元起售的 iPhone 6s 在國內相當昂貴,因為據國家統計局 1 月 19 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 年中國人均 GDP 為 5.2 萬元,約合 8016 美元,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 3.7 萬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十分誇張差距。這樣的結果對蘋果繼續在中國尋求增長愈發困難,即便是在發達美國,蘋果也很難將 39.1% 的市場份額繼續拉高。
蘋果顯然很明白上述事實。所以,在上周二凌晨的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一款 4 英寸的 iPhone SE 智能手機,重點在於該機子國內的售價僅從 3288 元人民幣起(目前已經正式提供預定),以“史上最便宜的 iPhone”的價格在國內刺激市場份額的增長。
不可否認,蘋果拉低 iPhone 入門門檻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降低蘋果的利潤率,但目前似乎更關心 iPhone 在中國乃至其他新興市場是否獲得增長。在你來看呢?4 英寸的低價機型有望成為市場份額增長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