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發布了第七代iPhone,雙攝像頭、防水、無線耳機等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業內人士分析,移動互聯網市場經過多年鏖戰進入成熟期,“下半場”競爭格局更加激烈,智能手機“一炮走紅”越來越難,蘋果新機勢必將面臨更為殘酷的競爭。
iPhone7透露五大看點
此次蘋果發布了新款的iPhone7和iPhone7 Plus產品,並發布了第二代蘋果手表,將於9月16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近30個國家和地區首批開賣。新產品在軟硬件方面有一系列的升級。
——提升硬件配置。在外觀方面,增加了“黑色”和“亮黑色”兩款配色。在存儲空間方面,內存翻倍。據介紹,新機CPU的運算速度也較上一代快40%,比第一代更是快了120倍。同時,原有的Home按鍵改為觸摸式,並增加了可振動的驅動引擎模擬實體按鍵的回饋力。新款手機和手表還增加了防水性能。在iPhone7 Plus型號中,蘋果配置了實現兩倍光學變焦的雙攝像頭。
——取消耳機插口。這是頗受爭議的一點,新款iPhone取消了業內慣用的3.5mm音頻耳機接口,改用藍牙無線接口代替。蘋果還發布了名為AirPods的無線耳機產品。
——系統升級,更加開放。蘋果大力推崇的iOS10系統,被蘋果CEO蒂姆·庫克稱為蘋果手機系統最大幅度的一次升級。據了解,iOS10中,第三方開發者可以調用包括Siri在內的更多功能,如通過Siri語音助手直接打車或發送微信,在不切換輸入法的情況下進行中英文混合輸入等。
——涉足智能家居。庫克重點強調了蘋果新近推出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即用戶通過手機可管理遠程攝像頭、管理電燈、空調等電器,未來將有100多個品種的家庭設備支持蘋果的智能家居設置。據了解,庫克前不久還曾到北京考察過一處裝有蘋果智能家居設備的樣板房。
——引入“超級瑪麗”游戲。不少“80後”的童年回憶“超級瑪麗”游戲,將首次登陸蘋果應用商店,這是日本游戲公司任天堂在蘋果發布會現場宣布的。
挑戰重重:智能手機“下半場”競爭殘酷
此次發布會前,安卓陣營手機廠商均已提前開啟“發售潮”。三星、華為、360、摩托羅拉、魅族和索尼等廠商都發布了新款手機。蘋果新機面臨的市場競爭異常殘酷。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都面臨“天花板”。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布的報告預計今年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14.6億部,同比增長1.6%,不及此前預計的3.1%增速。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這與智能硬件的豐富也有關,手機不再是創新功能的唯一載體,如今手表、家用電器、眼鏡等產品都在向智能化過渡。
不僅蘋果,三星也面臨著這一挑戰。根據IDC統計,今年第二季度,三星、蘋果出貨量占據全球冠亞軍位置,三到五名均為國產手機,而國產手機的出貨量增長尤為亮眼。其中,Oppo的出貨量占比為6.6%,全球第四,較第一季度暴漲137%,Vivo的增長幅度也達到了80%。在中國市場,今年二季度華為的銷量已超過了三星和蘋果,華為、Oppo和Vivo憑借強勢的營銷和市場渠道,占據了47%的份額。蘋果份額位居第五,為7.8%。
易觀國際分析師朱大林表示,就中國市場而言,蘋果新機預計將一定程度上助力蘋果提高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但提升幅度有待觀察。
分析認為,要拿出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的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困難。諸多消費者已經對智能機的功能感到滿意,如果沒有顛覆式的創新,很難在市場獨樹一幟。
突圍創新瓶頸:智能手機“下一站”在哪兒?
在iPhone即將問世10年之際,智能手機的未來引人深思。蘋果手機面臨的課題,也是全球智能手機廠商都需要應對的挑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如今創新已經越來越難,但智能手機仍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艾瑞咨詢分析師李超表示,在確保信息安全和電池安全、提高續航能力等方面,智能手機仍有提升空間。如今,智能設備的生產和發布周期明顯縮短,也導致了一些隱患。個別品牌手機出現爆炸事故,可能就與產品生產速度過快、測試不足有關。
易觀國際分析認為,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凝聚用戶的關鍵實力。大數據時代,部分廠商已經開始針對用戶回傳數據進行分析,針對用戶偏好等方面進行機型設計,從而提升用戶體驗。例如和耐克合作的蘋果手表,不斷適應跑步者的情況,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蘋果手表研究超過700名游泳運動員的數據,以精准計算游泳運動所消耗的卡路裡。
雖然發達國家及中國市場接近飽和,但多數發展中國家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IDC數據顯示,巴西、俄羅斯、印度、非洲、東南亞都是極具活力的新興手機市場,二季度東南亞智能機市場銷量達2800萬台,較上季增幅達到18.1%。
張毅表示,一方面,智能手機需要增加自身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與更多的人工智能應用合作,滿足更多需求。近年來,蘋果收購超過10家語音識別、圖像處理、機器學習等領域的公司,為如今布局智能家居、升級操作系統打下了基礎,並計劃再次進行更多投入。同樣,三星也不甘落後,收購多家人工智能企業。
“智能手機的跨界會越來越多,和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實現更完美的結合,未來還是十分值得期待的。”朱大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