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5好用嗎,iPhone5好不好用,iPhone5好用麼.iPhone5上市已經接近一個月。經過了剛開始的火爆現在已經慢慢進入一個平和期。那麼冷靜下來的用戶們是否對iPhone5滿意呢。來看看這次蘋果的iPhone5給我們帶來了那些變化。
首先從發布會開始到結束iPhone5並沒有帶給消費者“主觀上”的太多驚喜。外部輿論大多發出失望的聲音,認為iPhone5的硬件技術創新進入了“線性發展”的階段,無論芯片、屏幕還是新技術采用都沒有跳躍性的突破,甚至在硬件上明顯落後於競爭對手的旗艦機型。而主要競爭對手的旗艦機型已經配備的NFC和無線充電功能,在iPhone5上也難覓蹤影。
顯然,光看硬件是不科學的。蘋果產品能力和生態體系,依舊可以確保它是世界上體驗最好的智能設備選擇。但問題在於“超出預期”的這個傳統的崩潰,恐怕消融的是宗教般的品牌信仰,而依靠消費者理性選擇的產品將不再不可超越。
這一次,蘋果的競爭對手們開始迅速抓到這一點發動攻勢。就在iPhone發布後的第一周,諾基亞和三星官方都制作出了各種形式的,以旗下產品與iPhone5對比為主要內容的廣告。這在iPhone誕生以來還是首次。
BBC在發布會後的評語,可能算是對iPhone5——這又一款劃分蘋果時代的手機最為中肯的诠釋:“蘋果曾勇敢地挑戰自己,它做到了,成功了。現在,它蛻變成為了一個跟隨以自保的角色。”
而《連線》雜志的評語則更是精准:“如此出色,如此無聊。”
蘋果為什麼“變軟”?
采用四核芯片;機身背面改用類似於HTC的三段式設計;增加麥克風區域數量,拉長的16:9機身以及拋棄了沿用了近 10 年的 30 Pin 數據接口,采用了新接口——iPhone5的這四項硬件變化,在業界都談不上創新,在重要的屏幕尺寸和芯片方面也給對手很多口水的空間。
如果仔細分析蘋果和其他家手機廠商的發布會時間信息,還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結論。
在此次iPhone5發布會上,相關人員介紹硬件的時間為26分20秒,介紹軟件的時間是34分10秒。硬軟的比例為13:17。上一次推出Siri的iPhone4S發布會,這一比例為7:17。而真正硬件講解比例最多的一次發布會是iPhone4面世的時候,介紹硬件創新的時間則超過35分鐘以上。某種程度上,蘋果正在越來越強化其軟件和應用體系的價值,而硬件層面基本上在按照“每年計算能力翻倍,整體設計進行局部創新的方式”來前進。
與蘋果不同的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在柏林舉辦的GalaxyNote 2的發布會,則幾乎整場50分鐘以上都在介紹硬件創新和新技術支持下的應用創新。
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蘋果的硬件創新不再是其現在的核心焦點,而三星的硬件創新正在超越蘋果成為自己的主要拉動力,與此同時,諾基亞在硬件方面也已經做的頗為激進,NFC和無線充電等技術諾基亞一個都沒落下。
蘋果已經退出了硬件先鋒的陣營,其實是蘋果的一種戰略取捨。
客觀來看,目前一系列新產品上,整體上用戶體驗最好的還會是iPhone5,因為蘋果的優勢在於生態系統的綜合分——更完善操作系統體驗,更豐富的應用體系,以及蘋果在地圖,社交,支付等等領域的不斷優化,這些都是安卓系統手機很難比擬的優勢。而對於新技術的采用,蘋果一直有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對於蘋果這個封閉花園來說,如果不能主控一項服務,那麼它寧可放棄跟隨;如果不能領先對手足夠長的時間,那麼這個技術就算不上創新的技術。這正是蘋果不采用NFC和無線充電等技術的原因。
實際上,如果冷靜思考,就會發現,除了率先采用一體成型機身技術和視網膜屏技術兩個領先業界兩年的技術創新外,iPhone並無重大硬件創新。蘋果在硬件方面的創新在於能夠把不那麼先進的硬件技術與軟件系統和應用系統完美的整合並充分的釋放。在過去兩年間,蘋果的最大創新是iCloud,Siri和蘋果地圖,而不是硬件。
蘋果前進的方向其實在其6月份的WWDC體現的更加清楚。期間發布的iOS 6和蘋果地圖表明,蘋果正在試圖擴大自己的在互聯網服務上的主控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蘋果也“借鑒”來自於Cydia和安卓的產品思路,對DropBox、谷歌地圖這樣提供“水電煤”基礎應用的勢力給予無情打擊。而這一次iPhone5對於打折扣優惠券等的系統性整合,也體現了蘋果進一步“變軟”向互聯網服務的大後台邁進的路線。
多極世界的到來?
iPhone4發布之後的2年間,在蘋果硬件幾乎止步不前的同時,其他競爭對手一直在瘋狂追趕和蘋果的硬件差距,並且通過密集的產品發布進而並且實現後來者居上。很顯然,硬件創新是最直觀的,很多消費者依舊會因此而被吸引。
這也就是為什麼蘋果氣勢洶洶地同三星等競爭對手打專利官司的背景——在蘋果把主陣地轉移到軟件和互聯網服務的時候,對從薄弱方向上進攻過來的敵人要進行阻擊。
實際上,智能手機已經開始進入硬件同質化的時代。各種我們能夠想到的硬件配置都已經成了標配,留給設計的空間已不是很多。也就是說,這不是猜測魔術師的可能性的問題,而是一個有限的可能性空間問題了
遇到硬件瓶頸的不光是蘋果。在iPhone5之後的手機產業,會告別硬件上的突飛猛進競爭,轉入以軟件升級為主要用戶體驗賣點的階段,軟件層面的借鑒和博弈將日趨激烈。
截止到6月末,Google Play中的應用數量超過了60萬,已經極為接近App Store中的應數量,並且有望在今年年內超越後者。而Windows 8正式發布,微軟也正在加深對iOS生態的威脅。
iPhone5對於蘋果的生意來說是一個好產品,其銷量依舊會令其他企業垂涎,而蘋果的營收也將保持不錯的預期。
但是對於蘋果的品牌和長期產業地位,這個產品或許會是一個分水嶺,這個原本被預期應該成為一個跳躍的產品變成了一種漸進,這背後有硬件科技的產業性瓶頸的原因,也有蘋果的戰略選擇原因,但是其客觀上會給追趕者更多的時間和動力去縮短與蘋果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