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沒看錯,向來以易用而馳名的iPhone,其實沒我們想像中的“易用”。
一直以來,關於iPhone易用與否的爭論,很大程度上體現於其惡名昭著的“返回”(back)按鈕。當Android用戶能輕輕松松的屈一下拇指,就能輕輕松松的“返回”上一階段;但iPhone用戶卻只恨父母不把自己的手指生得長一點,往往最終也要拿出左手出來……
在WWDC前夕、新一代iOS快推出之前,愛范兒和大家一起按下“返回”按鈕,回顧iOS人機交互的歷程,探討未來iOS的發展路向。
反人類的“返回”按鈕
正如剛才所說,iPhone是否易用,永遠最多人吐槽的是“返回”按鈕(下圖):這個按鈕位於畫面的左上角,正好是我們拇指最難觸碰到的位置。
蘋果知道這個問題嗎?一定知道。
他們當年在推出iPhone 5時,曾經就多次宣傳自己是一台可以單手操控的手機;而在iPhone 6推出時,更設計出“Reachability”的功能,讓用戶能透過輕擊Home按鈕,把畫面拉下來按“返回”。而且,在蘋果推出iOS 7時,他們加入了新的“屏幕邊緣”手勢來代替“返回”按鈕(下圖)。明顯可見,蘋果也知道用戶恨極這“返回”按鈕。
問題是:向來以設計介面和人機交互而馳名的蘋果,既然並非不知道“返回”按鈕十分反人類,為甚麼他們就沒有打算改善這個問題?我們總不能說是蘋果有意想用戶變成關節炎吧(笑)。
設計師Abhimanyu Bhosale在美國的問答網站Quora裡,就曾基於人機交互設計原則而如此解釋:
• 當某些動作會改變內容畫面的動作如“關閉”和“回到主頁”等,其顯示必須明確、但必須不容易誤觸。(注:這裡指iOS的返回按鈕位罝明、但又不易誤觸)
• 相對地,透過硬件或實際按鈕來實現的動作,必須是明確而經常使用的功能,例如“音量鍵”和“主頁鍵”。
• 最新的趨勢是利用手勢去表達明確的動作,例如“滑動”(Swipe)或“拉下”(Pull down),但這個動作不能太復雜、也不能太經常使用。(注:這裡指iOS 7以“屏幕邊緣”手勢觸發“返回”)
“人機交互設計”本身,就是為了讓人類可以更輕松的使用電腦,但為什麼一個“反人類的設計”,反而適合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的矛盾點
關於人機交互的易用性(Usability),專家Jakob Nielsen與Ben Shneiderman 就提出了以下五大原則:
• 可學習性(Learnability)
• 效率(Efficiency)
• 可記憶性Memorability)
• 不易犯錯(Errors)
• 滿意度(Satisfaction)
Bhosale提到iOS的“返回”的情況,其實是滿足了第4點“不易犯錯”的原則,但卻完全違反了第2點“效率”原則──把拇指勉強伸到不易點到之處,總不能說是有效率吧。明顯地,蘋果堅持把“返回”按鈕置於左上方,必然是他們覺得有些因素,比起用戶使用手機的效率更為重要。
根據蘋果的“iOS人機介面指引”(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所指出,iOS的“返回”按鈕有以下的特性:
• “返回”按鈕“位於導航欄,它使用了暗示來傳達其交互性和傳達其功能;
• “導航欄”(Navigation Bar) 是“能實現在不同信息層級結構之間的導航”;
• 好的“導航”是“簡潔、符合預期的導航……讓他們可以很容易原路返回的後退按鈕”。
換言之,把iPhone的“返回”按鈕置於左上方,目的就是為了“導航”,讓用戶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不會謎路,換言之,“返回”按鈕置於左上方,是為了“可學習性”和“可記憶性”:
• 透過從上而下的介面分布,用戶判斷各個按鈕位於那個系統層級(見上圖);
• 透過按鈕的系統層級,用戶能預測到按鈕的作用,以及按鈕所影響的范圍;
• 統一不同層級按鈕的位置,讓用戶更容易判斷不同應用裡,各種按鈕可能產生的效果。
“易學”與“易用”的決擇
假設有“效率”的介面,能讓手機更易用的話;那更具“可學習性”、“可記憶性”的介面,就會讓用戶更“易學”使用手機了。假如蘋果為了“可學習性”、“可記憶性”而堅持要把“返回”按鈕置於左上方;那就是說蘋果把“可學習性”、“可記憶性”的優先等級,置於用戶的使用“效率”之前,亦即是說:
蘋果覺得“易學”比“易用”更重要。
兩者有分嗎?有。觸控屏十分直觀,對吧?但對於經常打字的人來說,再易學的平板電腦,也不及一個實際鍵盤“易用”。同樣地,圖形介面很直觀吧,但對於經常打字、或是經常用Photoshop的人來說,捷徑鍵(Shot cut)一定比用滑鼠點點點要方便易用。
盡管“可學習性”和“效率”兩者未必沖突,“易學”的系統未必就不是“易用”;但當兩者沖突,蘋果就明確的告訴你:同樣是Usability,蘋果更重視“易學”多於“易用”,如果在介面上兩者有所沖突,蘋果會犧牲“效率”來滿足“可學習性”。
易學、易用,兩者並沒有優劣之分,而只有輕重權衡的關系。事實上,iPhone重視“可學習性”多於“效率”,初段能快速上手,但相比之下,不願犧牲效率來達成“可學習性”的Android,其用戶在熟練後的操作效率,可能會比iPhone要高(上圖)。
事實上這一直是蘋果的傳統:愛范兒先前提及,著名制片師Murch對蘋果的Final Cut Pro X的“升級”十分不滿而決定棄用,但他仍然肯定其人機交互界面的易用性,並指出它能有助學生和新用戶學習進階的剪片能力。
可見Final Cut Pro也好、iOS也好,蘋果重視“可學習性”多於“效率”。
然而,即使蘋果以“易學”為優先考慮,也不代表他們完全放棄“易用”:由 iOS 7開始,iPhone加入了屏幕邊緣手勢(Screen Edge Gesture),藉此解決“易學”和“易用”的矛盾,先前我們提及到的設計師Abhimanyu Bhosale,也十分肯定這種交互方式。
不過iPhone目前的困境,就在這個全新的屏幕邊緣手勢上可見一班。
交互方式的困境
盡管iOS 7的屏幕邊緣手勢觸發的“返回”功能深得好評,但手掌比較大、堅持使用小屏手機的愛范兒高級編輯李赓,在用了iPhone 5c一年之後,仍然使用不少用戶嫌棄iPhone的“返回”按鈕──因為他一直都不知道有這個功能存在。
為什麼他並不知道這個手勢的存在?因為屏幕邊緣手勢,並沒有iOS基本操作手勢一樣的直觀。
在2007年iPhone推出以前的所謂“觸控”,只是把觸控筆取代鼠標。當時的觸控屏受Windows影響,交互主要由點擊(Tape)、拖動(Drag)和長按(Hold)組成,在手機上使用滑鼠式的操作,無論是可學習性或是效率,一樣不高。
後來,iPhone成為第一台大規模使用觸控手勢的智能手機,確實的把“觸控”帶進“手勢”操作的直觀、易用的新時代:滑動(Swipe)、撥動(Flick)和捏壓(Pinch)手勢等等,完全改變了當時觸控屏的交互方式。
但不知不覺之間,iOS已經發展了快要第十個年頭,功能也愈來愈多,交互手法也在一路的完善;但是,iPhone也需要愈來愈多的全新交互方式,來觸發全新的功能和完善不理想的交互手段。下圖是歷年iOS所新增的全新的觸控交互方式(不包括iPad的新手勢),我們可以看到iPhone的觸控交互手段的變化:
隨著iPhone的功能愈來愈多,愈來愈復雜,傳統的交互方式已經不敷應用情況,蘋果愈需要增加新的交互方式;但當蘋果已經把最簡單、最直觀的交互方式用於最初的iPhone系列,未來蘋果可以采用的簡單交互手法愈來愈少,故此只能透過增加復雜性來區分不同的功能:
• Home鍵的操作由點擊(回主頁)、雙擊(多工畫面)、三擊(默認Voice Over)、長按(Siri)、指紋辨識發展至輕點兩次(Reachability);
• 點擊(Tape)由一般的一次點擊(點選),發展到雙擊(放大畫面)、長按(呼叫選單)、然後到了3D Touch的按壓動作(快速選單);
• 屏幕手勢由滑動(一般拖動)、撥動(揭頁動作)、到更復雜的屏幕邊緣手勢(通知中心、控制中心和“返回”動作)、然後再加入了3D Touch的按壓手勢(多工畫面);
愈來愈復雜的功能、愈來愈復雜的交互,蘋果如何處理?
易學、易用的兩難
在“操作性”和“功能性”愈來愈難平衡的情況下,蘋果仍然是先選“易學”,後選“易用”。
當Google隔三打五也要給Android的操作方式來個大洗牌之際,蘋果的操作方式一直堅持著歷年來的傳統。即使他們在2013年的iOS 7一樣來了一次翻天復地式的大變革,但我們可以留意到:蘋果沒有改動舊有的交互方式,只是把更復雜的的功能、疊加在更復雜的交互方式上,盡可能不讓新的功能,影響到舊有的操作性。
所以即使你不懂用任何新功能,也照樣能懂得用iPhone……的所有舊功能:
• iPhone 4s新添了Siri功能,觸發它的手勢是“長按Home鍵”,但你即使不懂長按Home鍵呼叫Siri,你也懂得iPhone的基本操作。
• iOS 5新添了下拉式通知中心,呼叫時必須使用屏幕邊緣手勢,從屏幕上緣把通知中心拉出;但是,我家女皇用了iPhone多年,一直都不用通知中心、也不懂得用通知中心。
• iPhone6s新添了3D Touch功能,但你不懂用3D Touch,也不代表你不懂用iPhone……反正3D Touch 仍然被不少人視作為噱頭。
可是,為了不影響舊有的功能和操作手勢,絕大部份iPhone的新的操作方式、或是新的功能,都不能如以往的以十分直觀的方式交互,導致這些新功能都變得沒那麼“易用”。以3D Touch為例,按壓(Press)與長按(Hold)的動作本來就十分接近(下圖),而壓力感應的反應也不甚完美,本來就不是一個很理想的交互手段,也使3D Touch能承載的功能也不太多,結果目前只能成為“噱頭”。
故此,在人機交互的手段日益復雜下,我們可以見到:
• 當iPhone的功能愈來愈多,我們就更需要愈來愈多的交互方式。
• 需要愈來愈多的交互方式,交互的方式就愈來愈復雜。
• 當交互方式變得復雜,研發新功能將會愈來愈困難。
• 當蘋果愈來愈難以研發新功能,iPhone的改進將愈來愈不容易。
新一代的交互方式
當大家還在期待新一代iOS10會有什麼新功能時,我們可能沒有留意到:以“易學”為核心精神的蘋果,在人機交互的路途上愈來愈不好走。
蘋果在這幾年也一直嘗試全新而更直觀的交互方式:包括在2011年的自然語言交互(Siri)、2013年的生物辨識(Touch ID)、2014年的Apple Watch、2015年的壓力感應(3D Touch),蘋果甚至在最近取得透過使用者的肌腱及骨骼運動,以讀取手勢輸入的命令。但問題是,Siri也好、3D Touch也好、Apple Watch也好,蘋果仍然未能找出一個比觸控手勢更易學、更易用的交互方式,亦因為如此,iPhone的發展也一直停滯不前。
愛范兒早前報道,指蘋果將會在本年的WWDC進一步優化Siri和3D Touch等交互手法,我們能期望蘋果在這次WWDC能交出什麼新的手段呢?
蘋果會否把Siri進一步發展為人工智能的交互手段?還是把3D Touch作為iPhone進入VR的交互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