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蘋果和三星之間的抄襲之爭又有了新的素材, 三星營銷副總裁 Georg R R?tzer 在一張照片中使用了單手輕扣下巴,眼神專注向前的姿勢。若是尋常人使用這樣的姿勢就沒什麼問題,但是出在三星和蘋果這對老冤家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個姿勢的 使用者中,已故蘋果 CEO 喬布斯算是最為知名,所以 Georg R R?tzer 的拍照姿勢也隨之成了某些人诟病的槽點:本來許多人都說三星抄了蘋果好多次,沒想到連拍照姿勢都要抄。
對此,只能說,還好喬布斯當年沒有用剪刀手。
作為目前業界市值最高,盈利能力水平最高的科技企業,蘋果的地位無需多言,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地位,讓許多人、廠商和設備成為,或被成為“蘋果抄襲者”。於個人而言,單手輕扣下巴,眼神專注向前的姿勢並不會因為喬布斯使用過就產生結界,他人不得模仿使用,況且,這個姿勢的出處已經不可考,喬布斯是不是最先使用也是疑問。當然,誰先使用這個姿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輿論會不會產生這樣一種“唯蘋果正確論”。
下面是嫌犯
事實上,出於各種原因,媒體其實是甚少使用到“抄襲”這個動詞,更多的,我們可以把致敬、模仿當作是近義詞,不過這不代表業界就沒有赤裸裸的蘋果抄襲者出現。
除去早先的山寨機進行直接的外形復制之外,一些在市場上有知名度的品牌也加入了抄襲蘋果的隊列,外觀上被诟病最多的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沒想到也成了被抄襲的重災區,有些廠商就連背部難看的天線條也要東施效颦,讓機器變得更難看。
聯想 S90 這部手機說起來是抄襲 iPhone 6 其實也存在疑問,二者發布時間非常接近,按照一款手機的研發生產周期來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其實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但是不湊巧的是,這個代號為“筍尖”的 手機外觀確實和 iPhone 挺像,無論是材質,屏占比,攝像頭位置,機身線條,側邊開口,還是背後的天線條都有八九分像。
如果說外觀像就算了,畢竟還可以拿生產周期這件事來解釋,在宣傳頁面的視覺和文案上的強行模仿就將這款手機推向了嫌犯的境地。
上圖中,上面是 iPhone 6,下面是 S90,從這點上看,誰都看得出是赤裸裸的抄襲,不止於視覺上極其相像,在文案上,S90 用的是“比美更美”,這和蘋果中國采用的“比大更大”在句式上如出一轍,三個因素疊加,S90 最終落下的風評並不好。
如果說 S90 和 iPhone 6 機器大體像,宣傳極其像的話。那麼之前走上眾籌道路的大可樂 3 手機就是像素級抄襲 iPhone 6 了,從這家企業的路數來看,這更像是一次故意的營銷行為。如果拼設計,拼營銷,拼渠道這些,大可樂其實已經是所謂的“互聯網手機”品牌中的被遺忘者,為了 尋找存在感,強行抄襲 iPhone 6 找罵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式。
其實在我國的互聯網營銷中,這樣竭澤而漁的情況並不少見,只是這款大可樂 3 手機把抄襲做到了極致,以一個山寨者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走上了京東眾籌的道路,隨即引起一陣轟動,然後背負罵名,最後無人知曉,在國內智能手機競爭中,營銷的奇巧淫技是一部分,但是肯定不是全部。
有些人在說,蘋果也在抄
錘子、小米、魅族這些蘋果在中國的信徒也時不時地要和蘋果傳一下绯聞,有時候會是借勢營銷,有的是頁面的模仿,有的是產品外觀元素的相同。比如彩色的小米平板、亮面聚碳酸酯的魅藍手機等等。
作為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占率首位的小米也是經常被質疑的那家。而從 Google 走出,來到小米的 Hugo Barra 也一再就小米和蘋果之間的隔空對戰進行解釋:
“在智能手機行業中不可能有一款產品采用完全獨立的設計語言。”
“人們無法相信,一家中國公司可以成為世界級的創新者,能開發出如此高質量的產品。”
並且,Hugo Barra 也進行了反擊,他認為 在 iPhone 6 身上可以看到 HTC 的影子。
而總是作為被控方的三星在此之前也因為各種繁瑣的專利戰而暴走過一次,三星表示說到抄襲者,蘋果的屁股也不干淨。所用的案例也 頗為經典,還在 iPhone 沒有誕生的時候,蘋果工業設計師 Shin Nishibori 被要求仿照索尼的產品外觀設計一款 iPhone 原型機。Nishibori 自己也曾表示,他准備的這種 “索尼風格” 的設計方案改變了整個項目進程,並誕生了最終的 iPhone 設計。
(Nishibori 的設計稿,背後甚至還有 SONY 字樣)
與之對應的是,喬布斯本人也非常鐘愛索尼,敬佩盛田昭夫,坊間關於喬布斯和索尼的轶事也不少,比如喬布斯曾勸說索尼 VAIO 筆記本運行 OS X。
而到最近的 WWDC 15 上,人們對蘋果的非議就到了其系統和服務上。彭博社認為,Apple Music 服務就像是 Spotify、Pandora 的綜合體,還包含有 Sirius XM、Tumblr 的功能,甚至還能找到 Rdio 和 YouTube 的影子。
窺一斑而知全豹,彭博社稱 WWDC 15 上的蘋果充滿了攻擊性,蘋果一邊嘲諷對手,一邊模仿對手,iPad 端的 iOS 工作起來更像 Surface 了。而在地圖和語音服務上,蘋果又在向 Google 地圖和 Google Now 靠近。
福布斯則認為,蘋果在兩個系統中不斷地借鑒 Windows 或 Android,乃至 Chrome 等對手的特性,也是一種無奈和現實。《紐約時報》和彭博社持有類似的觀點,即本屆 WWDC 沒能給出讓人看到就要振臂高呼的東西:
“我們沒有在 WWDC 上看到讓人驚掉下巴的東西來,大會沒有什麼創造性。幾乎每一個蘋果在電腦或手機上秀出來的新特性都可以在它的競爭對手找到。”
外媒擅長制造冤案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三星高管照個相都可能被批判一番一樣,幾乎每一款三星旗艦手機都會被拿來說像蘋果(Galaxy S5 除外,因為太丑了),事實上,自 Galaxy S3 之後,三星就形成了比較容易辨識的設計語言,好不好看另說,起碼和 iPhone 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到了今年的 Galaxy S6 雙機的時候,依舊有不少媒體在說像 iPhone。
對此,三星高管表示,如果拿到真機,就會發現 S6和 iPhone 6 不像,如果使用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二者的巨大區別。起碼就外觀來說,我認為 Galaxy S6 抄襲 iPhone 6 的說法站不住腳,至於 S6 edge 就更加不像了。
隨著國產手機的發展,一些明星機型也開始在外媒占據版面,比如發布沒多久的魅族 MX5。但是在 cnet 編輯手下,這款手機得到的評價是“The Meizu MX5 unabashedly clones the iPhone(魅族 MX5 不知羞恥地克隆了 iPhone)”。按理說,這是一個極其負面的評價,unabashedly 和 clone 也是很嚴重的詞匯。為了證明這個結論,cnet 還放了一張很有“說服力”的圖,好吧,這麼看還是有一些像的。
但是,不得不說這是一起外媒先入為主的冤案,魅族 MX 系列的設計語言從多年前的 MX 就開始確立,到現在的 MX5 算是一脈相承,非常有辨識度。雖然正面的小光圈改為了實體 Home 鍵,但是把 MX、MX2、MX3、MX4 和 MX5 一溜排開,就會發現他們彼此相關,但跟 iPhone 沒什麼聯系。
抄蘋果,像 iPhone,已經成了一種口水化的描述,在我們評價外觀的時候,其實是一個相當主觀的過程。並且現在的絕大多數智能手機因為正面大觸屏的緣故很可能有著 雷同的設計語言,手機之間看起來像已經成為新常態。但是在這個設計漸漸保守和趨同的過程中,蘋果和 iPhone 無疑是資源最富足,影響力最大的一支力量,這個力量足以讓部分人認為,那些正面平整,有個實體 Home 鍵,金屬機身的設備就是抄襲 iPhone,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現實扭曲力場。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黑莓,Moto,諾基亞、索尼、HTC 這些設計上跟 iPhone 完全劃清界限的手機廠商目前都混得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