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IOS教程網

 Ios教程網 >> IOS編程開發 >> IOS編程技術 >> iOS代理設計模式詳細解析

iOS代理設計模式詳細解析

編輯:IOS編程技術

OS中消息傳遞方式

在iOS中有很多種消息傳遞方式,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各種消息傳遞方式。

  • 通知:在iOS中由通知中心進行消息接收和消息廣播,是一種一對多的消息傳遞方式。

  • 代理:是一種通用的設計模式,iOS中對代理支持的很好,由代理對象、委托者、協議三部分組成。

  • block:iOS4.0中引入的一種回調方法,可以將回調處理代碼直接寫在block代碼塊中,看起來邏輯清晰代碼整齊。

  • target action:通過將對象傳遞到另一個類中,在另一個類中將該對象當做target的方式,來調用該對象方法,從內存角度來說和代理類似。

  • KVO:NSObject的Category-NSKeyValueObserving,通過屬性監聽的方式來監測某個值的變化,當值發生變化時調用KVO的回調方法。

.....當然還有其他回調方式,這裡只是簡單的列舉。

 

代理的基本使用

代理是一種通用的設計模式,在iOS中對代理設計模式支持的很好,有特定的語法來實現代理模式,OC語言可以通過@Protocol實現協議。

代理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 協議:用來指定代理雙方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

  • 代理:根據指定的協議,完成委托方需要實現的功能。

  • 委托:根據指定的協議,指定代理去完成什麼功能。

這裡用一張圖來闡述一下三方之間的關系:

 

Protocol-協議的概念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三方之間的關系,在實際應用中通過協議來規定代理雙方的行為,協議中的內容一般都是方法列表,當然也可以定義屬性,我會在後續文章中順帶講一下協議中定義屬性。

協議是公共的定義,如果只是某個類使用,我們常做的就是寫在某個類中。如果是多個類都是用同一個協議,建議創建一個Protocol文件,在這個文件中定義協議。遵循的協議可以被繼承,例如我們常用的UITableView,由於繼承自UIScrollView的緣故,所以也將UIScrollViewDelegate繼承了過來,我們可以通過代理方法獲取UITableView偏移量等狀態參數。

協議只能定義公用的一套接口,類似於一個約束代理雙方的作用。但不能提供具體的實現方法,實現方法需要代理對象去實現。協議可以繼承其他協議,並且可以繼承多個協議,在iOS中對象是不支持多繼承的,而協議可以多繼承。

// 當前協議繼承了三個協議,這樣其他三個協議中的方法列表都會被繼承過來
@protocol LoginProtocol
- (void)userLoginWithUsername:(NSString *)username password:(NSString *)password;
@end

協議有兩個修飾符@optional和@required,創建一個協議如果沒有聲明,默認是@required狀態的。這兩個修飾符只是約定代理是否強制需要遵守協議,如果@required狀態的方法代理沒有遵守,會報一個黃色的警告,只是起一個約束的作用,沒有其他功能。

無論是@optional還是@required,在委托方調用代理方法時都需要做一個判斷,判斷代理是否實現當前方法,否則會導致崩潰。

示例:

// 判斷代理對象是否實現這個方法,沒有實現會導致崩潰
if ([self.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userLoginWithUsername:password:)]) {
    [self.delegate userLoginWithUsername:self.username.text password:self.password.text];
}

下面我們將用一個小例子來講解一下這個問題:

示例:假設我在公司正在敲代碼,敲的正開心呢,突然口渴了,想喝一瓶紅茶。這時我就可以拿起手機去外賣app上定一個紅茶,然後外賣app就會下單給店鋪並讓店鋪給我送過來。

這個過程中,外賣app就是我的代理,我就是委托方,我買了一瓶紅茶並付給外賣app錢,這就是購買協議。我只需要從外賣app上購買就可以,具體的操作都由外賣app去處理,我只需要最後接收這瓶紅茶就可以。我付的錢就是參數,最後送過來的紅茶就是處理結果。

但是我買紅茶的同時,我還想吃一份必勝客披薩,我需要另外向必勝客app去訂餐,上面的外賣app並沒有這個功能。我又向必勝客購買了一份披薩,必勝客當做我的代理去為我做這份披薩,並最後送到我手裡。這就是多個代理對象,我就是委托方。

 

在iOS中一個代理可以有多個委托方,而一個委托方也可以有多個代理。我指定了外賣app和必勝客兩個代理,也可以再指定麥當勞等多個代理,委托方也可以為多個代理服務。

代理對象在很多情況下其實是可以復用的,可以創建多個代理對象為多個委托方服務,在下面將會通過一個小例子介紹一下控制器代理的復用。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代理:

首先定義一個協議類,來定義公共協議

#import
@protocol LoginProtocol
@optional
- (void)userLoginWithUsername:(NSString *)username password:(NSString *)password;
@end

定義委托類,這裡簡單實現了一個用戶登錄功能,將用戶登錄後的賬號密碼傳遞出去,有代理來處理具體登錄細節。

#import #import "LoginProtocol.h"
/**
 *  當前類是委托類。用戶登錄後,讓代理對象去實現登錄的具體細節,委托類不需要知道其中實現的具體細節。
 */
@interface Login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 通過屬性來設置代理對象
@property (nonatomic, weak) id delegate;
@end
 
實現部分:
 
@implementation LoginViewController
- (void)loginButtonClick:(UIButton *)button {
  // 判斷代理對象是否實現這個方法,沒有實現會導致崩潰
  if ([self.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userLoginWithUsername:password:)]) {
      // 調用代理對象的登錄方法,代理對象去實現登錄方法
      [self.delegate userLoginWithUsername:self.username.text password:self.password.text];
  }
}

代理方,實現具體的登錄流程,委托方不需要知道實現細節。

/ 遵守登錄協議
@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end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LoginViewController *loginVC = [[LoginViewController alloc] init];
    loginVC.delegate = self;
    [self.navigationController pushViewController:loginVC animated:YES];
}
 
/**
 *  代理方實現具體登錄細節
 */
- (void)userLoginWithUsername:(NSString *)username password:(NSString *)password {
    NSLog(@"username : %@, password : %@", username, password);
}

代理使用原理

代理實現流程

在iOS中代理的本質就是代理對象內存的傳遞和操作,我們在委托類設置代理對象後,實際上只是用一個id類型的指針將代理對象進行了一個弱引用。委托方讓代理方執行操作,實際上是在委托類中向這個id類型指針指向的對象發送消息,而這個id類型指針指向的對象,就是代理對象。

 

 

通過上面這張圖我們發現,其實委托方的代理屬性本質上就是代理對象自身,設置委托代理就是代理屬性指針指向代理對象,相當於代理對象只是在委托方中調用自己的方法,如果方法沒有實現就會導致崩潰。從崩潰的信息上來看,就可以看出來是代理方沒有實現協議中的方法導致的崩潰。

而協議只是一種語法,是聲明委托方中的代理屬性可以調用協議中聲明的方法,而協議中方法的實現還是有代理方完成,而協議方和委托方都不知道代理方有沒有完成,也不需要知道怎麼完成。

代理內存管理

為什麼我們設置代理屬性都使用weak呢?

我們定義的指針默認都是__strong類型的,而屬性本質上也是一個成員變量和set、get方法構成的,strong類型的指針會造成強引用,必定會影響一個對象的生命周期,這也就會形成循環引用。

 

 

上圖中,由於代理對象使用強引用指針,引用創建的委托方LoginVC對象,並且成為LoginVC的代理。這就會導致LoginVC的delegate屬性強引用代理對象,導致循環引用的問題,最終兩個對象都無法正常釋放。

 

 

我們將LoginVC對象的delegate屬性,設置為弱引用屬性。這樣在代理對象生命周期存在時,可以正常為我們工作,如果代理對象被釋放,委托方和代理對象都不會因為內存釋放導致的Crash。

但是,這樣還有點問題,真的不會崩潰嗎?

下面兩種方式都是弱引用代理對象,但是第一種在代理對象被釋放後不會導致崩潰,而第二種會導致崩潰。

 

@property (nonatomic, weak) iddelegate;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iddelegate;

weak和assign是一種“非擁有關系”的指針,通過這兩種修飾符修飾的指針變量,都不會改變被引用對象的引用計數。但是在一個對象被釋放後,weak會自動將指針指向nil,而assign則不會。在iOS中,向nil發送消息時不會導致崩潰的,所以assign就會導致野指針的錯誤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所以我們如果修飾代理屬性,還是用weak修飾吧,比較安全。

控制器瘦身-代理對象

為什麼要使用代理對象?

隨著項目越來越復雜,控制器也隨著業務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臃腫。對於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想到了最近比較火的MVVM設計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學習曲線很大不好掌握,對於新項目來說可以使用,對於一個已經很復雜的大中型項目,就不太好動框架這層的東西了。

在項目中用到比較多的控件應該就有UITableView了,有的頁面往往UITableView的處理邏輯很多,這就是導致控制器臃腫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對於這種問題,我們可以考慮給控制器瘦身,通過代理對象的方式給控制器瘦身。

什麼是代理對象

這是平常控制器使用UITableView(圖畫的難看,主要是意思理解就行)

 

這是我們優化之後的控制器構成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我們將UITableView的delegate和DataSource單獨拿出來,由一個代理對象類進行控制,只將必須控制器處理的邏輯傳遞給控制器處理。

UITableView的數據處理、展示邏輯和簡單的邏輯交互都由代理對象去處理,和控制器相關的邏輯處理傳遞出來,交由控制器來處理,這樣控制器的工作少了很多,而且耦合度也大大降低了。這樣一來,我們只需要將需要處理的工作交由代理對象處理,並傳入一些參數即可。

下面我們用一段代碼來實現一個簡單的代理對象

代理對象.h文件的聲明

 

 

 
typedef void (^selectCell) (NSIndexPath *indexPath);
/**
 *  代理對象(UITableView的協議需要聲明在.h文件中,不然外界在使用的時候會報黃色警告,看起來不太舒服)
 */
@interface TableViewDelegateObj : NSObject [UITableViewDelegate, UITableViewDataSource](因識別問題,這裡將尖括號改為方括號)
 
/**
 *  創建代理對象實例,並將數據列表傳進去
 *  代理對象將消息傳遞出去,是通過block的方式向外傳遞消息的
 *  @return 返回實例對象
 */
+ (instancetype)createTableViewDelegateWithDataList:(NSArray *)dataList
                                        selectBlock:(selectCell)selectBlock;

 

代理對象.m文件中的實現

 

#import "TableViewDelegateObj.h"
 
@interface TableViewDelegateObj ()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Array   *dataList;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selectCell selectBlock;
@end
 
@implementation TableViewDelegateObj
+ (instancetype)createTableViewDelegateWithDataList:(NSArray *)dataList
                                        selectBlock:(selectCell)selectBlock {
    return [[[self class] alloc] initTableViewDelegateWithDataList:dataList
                                                       selectBlock:selectBlock];
}
 
- (instancetype)initTableViewDelegateWithDataList:(NSArray *)dataList selectBlock:(selectCell)selectBlock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self.dataList = dataList;
        self.selectBlock = selectBlock;
    }
    return self;
}
 
- (UITableViewCell *)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cellForRowAtIndexPath:(NSIndexPath *)indexPath {
    static NSString *identifier = @"cell";
    UITableViewCell *cell = [tableView dequeueReusableCellWithIdentifier:identifier];
    if (!cell) {
        cell = [[UITableViewCell alloc] initWithStyle:UITableViewCellStyleDefault reuseIdentifier:identifier];
    }
    cell.textLabel.text = self.dataList[indexPath.row];
    return cell;
}
 
- (NSInteger)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numberOfRowsInSection:(NSInteger)section {
    return self.dataList.count;
}
 
- (void)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didSelectRowAtIndexPath:(NSIndexPath *)indexPath {
    [tableView deselectRowAtIndexPath:indexPath animated:NO];
    // 將點擊事件通過block的方式傳遞出去
    self.selectBlock(indexPath);
}
@end
外界控制器的調用非常簡單,幾行代碼就搞定了。

1
2
3
4
5
6
self.tableDelegate = [TableViewDelegateObj createTableViewDelegateWithDataList:self.dataList 
                                                                   selectBlock:^(NSIndexPath *indexPath) {
    NSLog(@"點擊了%ld行cell", (long)indexPath.row);
}];
self.tableView.delegate = self.tableDelegate;
self.tableView.dataSource = self.tableDelegate;

在控制器中只需要創建一個代理對象類,並將UITableView的delegate和dataSource都交給代理對象去處理,讓代理對象成為UITableView的代理,解決了控制器臃腫以及和UITableView的解藕。

上面的代碼只是簡單的實現了點擊cell的功能,如果有其他需求大多也都可以在代理對象中進行處理。使用代理對象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多個UITableView邏輯一樣或類似,代理對象是可以復用的。

非正式協議

簡介

在iOS2.0之前還沒有引入@Protocol正式協議之前,實現協議的功能主要是通過給NSObject添加Category的方式。這種通過Category的方式,相對於iOS2.0之後引入的@Protocol,就叫做非正式協議。

正如上面所說的,非正式協議一般都是以NSObject的Category的方式存在的。由於是對NSObject進行的Category,所以所有基於NSObject的子類,都接受了所定義的非正式協議。對於@Protocol來說編譯器會在編譯期檢查語法錯誤,而非正式協議則不會檢查是否實現。

非正式協議中沒有@Protocol的@optional和@required之分,和@Protocol一樣在調用的時候,需要進行判斷方法是否實現。

 

// 由於是使用的Category,所以需要用self來判斷方法是否實現
if ([self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userLoginWithUsername:password:)]) {
    [self userLoginWithUsername:self.username.text password:self.password.text];
}

非正式協議示例

在iOS早期也使用了大量非正式協議,例如CALayerDelegate就是非正式協議的一種實現,非正式協議本質上就是Category。

 

@interface NSObject (CALayerDelegate)
- (void)displayLayer:(CALayer *)layer;
- (void)drawLayer:(CALayer *)layer inContext:(CGContextRef)ctx;
- (void)layoutSublayersOfLayer:(CALayer *)layer;
- (nullable id)actionForLayer:(CALayer *)layer forKey:(NSString *)event;
@end

代理和block的選擇

在iOS中的回調方法有很多,而代理和block功能更加相似,都是直接進行回調,那我們應該用哪個呢,或者說哪個更好呢?

其實這兩種消息傳遞的方式,沒有哪個更好、哪個不好直說....我們應該區分的是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用什麼,用什麼更合適!下面我將會簡單的介紹一下在不同情況下代理和block的選擇:

  • 多個消息傳遞,應該使用delegate。在有多個消息傳遞時,用delegate實現更合適,看起來也更清晰。block就不太好了,這個時候block反而不便於維護,而且看起來非常臃腫,很別扭。例如UIKit的UITableView中有很多代理如果都換成block實現,我們腦海裡想一下這個場景,這裡就不用代碼寫例子了.....那簡直看起來不能忍受。

  • 一個委托對象的代理屬性只能有一個代理對象,如果想要委托對象調用多個代理對象的回調應該用block。

 

上面圖中代理1可以被設置,代理2和代理3設置的時候被劃了叉,是因為這個步驟是錯誤的操作。我們上面說過,delegate只是一個保存某個代理對象的地址,如果設置多個代理相當於重新賦值,只有最後一個設置的代理才會被真正賦值。

  • 單例對象最好不要用delegate。單例對象由於始終都只是同一個對象,如果使用delegate,就會造成我們上面說的delegate屬性被重新賦值的問題,最終只能有一個對象可以正常響應代理方法。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block的方式,在主線程的多個對象中使用block都是沒問題的,下面我們將用一個循環暴力測試一下block到底有沒有問題。

 

NSOperationQueue *queue = [[NSOperationQueue alloc] init];
queue.maxConcurrentOperationCount = 10;
for (int i = 0; i < 100; i++) {
    [queue addOperationWithBlock:^{
        [[LoginViewController shareInstance] userLoginWithSuccess:^(NSString *username) {
            NSLog(@"TestTableViewController : %d", i);
        }];
    }];
}

上面用NSOperationQueue創建了一個新的隊列,並且將最大並發數設置為10,然後創建一個100次的循環。我們在多線程情況下測試單例在block的情況下能否正常使用,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注意一點,在多線程情況下因為是單例對象,我們對block中必要的地方加鎖,防止資源搶奪的問題發生。

  • 代理是可選的,而block在方法調用的時候只能通過將某個參數傳遞一個nil進去,只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沒有代碼潔癖的可以忽略。

[self downloadTaskWithResumeData:resumeData
                  sessionManager:manager
                        savePath:savePath
                   progressBlock:nil
                    successBlock:successBlock
                    failureBlock:failureBlock];
  • 代理更加面相過程,block則更面向結果。從設計模式的角度來說,代理更佳面向過程,而block更佳面向結果。例如我們使用NSXMLParserDelegate代理進行XML解析,NSXMLParserDelegate中有很多代理方法,NSXMLParser會不間斷調用這些方法將一些轉換的參數傳遞出來,這就是NSXMLParser解析流程,這些通過代理來展現比較合適。而例如一個網絡請求回來,就通過success、failure代碼塊來展示就比較好。

  • 從性能上來說,block的性能消耗要略大於delegate,因為block會涉及到棧區向堆區拷貝等操作,時間和空間上的消耗都大於代理。而代理只是定義了一個方法列表,在遵守協議對象的objc_protocol_list中添加一個節點,在運行時向遵守協議的對象發送消息即可。這篇文章並不是講block的,所以不對此做過多敘述。唐巧有一篇文章介紹過block,非常推薦這篇文章去深入學習block。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蘋果刷機越獄教程| IOS教程問題解答| IOS技巧綜合| IOS7技巧| IOS8教程
Copyright © Ios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