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IOS教程網

 Ios教程網 >> IOS編程開發 >> IOS開發基礎 >> React由0到1

React由0到1

編輯:IOS開發基礎
摘要: 本文用於指導開發團隊從無到有搭建React的開發環境。文章並不會解釋任何react語法規則,只關注如何利用已有的工具搭建一個便於開發和發布的環境。

React

    本文記錄了本人以及目前團隊從無到有使用React的過程,我們將從webpack開始說起,一步一步展現React最基本的開發生態。在這裡並不會介紹任何jsx或es6相關的語法,只聚焦於如何使用react生態搭建利於團隊協作、有利於提升開發效率的開發環境。

腳手架工具——webpack 

    工欲善必須利其器,想要高效的開發react,必須保證有一個高效有序的開發環境。我們使用的是Facebook開源的腳手架工具——webpack來搭建一個完全不依賴服務器的開發環境。實現高效集成、實時編輯可見、動態編譯jsx和es6等強悍功能。

添加webpack

    webpack最早是Facebook的instagram團隊研發出的腳手架工具,用於支持前端系統的開發。雖然webpack一直都和react嵌套在一起使用,但是他的使用場景並不局限於react,你可以把他應用於所有的前端開發場景。

    webpack也是依賴nodejs和npm的,在安裝webpack之前務必先安裝nodejs的環境,nodejs和npm的安裝參看:https://my.oschina.net/chkui/blog/783879。可以像下面這樣安裝一個全局的webpack環境。

$ npm install webpack -g

    或者以依賴工程的方式安裝

# 進入項目目錄
# 確定已經有 package.json,沒有就通過 npm init 創建
# 安裝 webpack 依賴
$ npm install webpack --save-dev

測試運行webpack

    (本例子的代碼存放在:https://github.com/chkui/webpack-demo。下載後用 npm install 下載npm依賴即可使用。)

    Setp1:簡單打包

    首先我們增加一些用於測試元素。先寫一個index.html

        Title

    然後添加一個entry.js

/**
 * Created by chkui on 2016/11/16.
 */
 require("!style!css!./style.css");
 document.write('hello webpack');

    然後就可以執行打包命令了:

$ webpack ./entry.js bundle.js

    運行以後,就會發現在目錄中生成了一個bundle.js文件。浏覽器中打開index.html就會看到執行效果。

    Step2:利用webpack分析工具打包 

    增加一個名為module.js的文件:

/**
 * Created by chkui on 2016/11/16.
 */
 module.exports = 'It works from module.js.'

    在原來的entry.js增加引用:

/**
 * Created by chkui on 2016/11/16.
 */
require("!style!css!./style.css");
document.write('hello webpack');
//新增對module.js的引用
document.write(require('./module.js'));

    然後同樣執行webpack打包命令:

$ webpack ./entry.js bundle.js

    然後在打開index.html,會發現我們新增加的module.js的內容被正確輸出。這是因為我們在頁面中通過nodejs的require的方式引入的module.js,而使用webpack打包時會自動在依賴關系中引入module.js。

加載器

    webpack提供了一個非常強大的loader功能,這個功能可以用於管理各種依賴關系模塊,在webpack中所有的文件都視作一個模塊。

    首先npm導入webpack loader:

npm install css-loader style-loader

   添加一個用於測試的style.css文件:

h1{    color:red;
}

    在entry.js中添加引用:

/**
 * Created by chkui on 2016/11/16.
 */
require("!style!css!./style.css");//添加對css的引用
document.write('hello webpack');
document.write(require('./module.js'));

    使用命令行打包:

webpack ./entry.js bundle.js --module-bind 'css=style!css'

    會發現css的樣式生效了。可以將繁瑣的“!style!css!./style.css”簡寫成"./style.css"。

使用配置管理

    細心的人會發現,我們每次使用命令行打包都帶了大量的參數,這樣不僅繁瑣更不利於規模化使用。webpack同樣可以使用標准化配置文件來替代命令行中的各種參數。

    webpack的配置文件是nodejs的文件,通常命名為 webpack.config.js。我們在工程中增加配置文件:

/**
 * Created by chkui on 2016/11/16.
 */
module.exports = {
    entry: './entry.js',//定義要引入的js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filename: 'bundle.js' //定義要輸出的js文件
    },
    module: {
        loaders: [//定義加載內容
            {test: /\.css$/, loader: 'style!css'}
        ]
    }
}

    現在,我們在命令行中輸入webpack就可以實現和前面一樣的打包。

    豐富打包輸出內容

    可以使用:

webpack --progress --colors

    命令來豐富打包輸出的內容,更容易了解出現的問題。

    監聽更新模式

    在我們進行編碼開發的時候,每次對文件的編輯我們都想立即看到編譯效果,如果每次編輯都要去打包,會非常麻煩。webpack提供了一個監聽模式(類似grunt的watch),用於監聽每次對文件的修改,修改後會立即進行增量更新。啟用監聽模式:

webpack --progress --colors --watch

    監聽模式使用的是內存增量更新。webpack會將所有需要打包的文件copy到內存,然後監控文件修改,如果文件發生了修改,會將修改的文件替換內存中的對應文件。因此開發完之後,切記進行一次手動打包才能生效。

    開發環境模式

    webpack更強大的是,他整合了nodejs的express提供了一個靜態服務器。(雖然沒有官方正式,我覺得webstrom和微信本地開發環境都是整合的nodejs的express)

    使用了開發環境模式,我們所有的動態修改和操作都可以實時看到效果,並且解決了靜態資源各種路徑引用的問題。首先npm安裝工具:

npm install webpack-dev-server -g

    然後使用命令行工具啟用開發環境:

webpack-dev-server --progress --colors

    webpack的開發環境模式很強悍,比使用--watch更犀利的地方在於可以實現編輯即可見。浏覽器立即同步刷新運行。開發環境模式可以延伸到生產環境實現代碼同步級別的熱部署。 

    開發環境擴展——webstorm的坑

    由於本人的前端頁面使用webstorm開發,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一個webstorm的坑。webstorm有文件緩存的功能,在編輯完畢保存之後並不會實時的更新磁盤文件,這樣的就導致webpack的開發環境無法同步更新文件。以下是解決方法:

    1.File->settings->System Settings

    2.找到彈出框的Use "safe write",將其勾選解除。

1479778659321565.png

輸出調試信息

    webpack的配置較為復雜,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它提供了一個輸出調試信息的參數:

$ webpack --display-error-details

    調試運行webpack命令出錯的時候使用。Webpack 中涉及路徑配置最好使用絕對路徑,建議通過 path.resolve(__dirname, "app/folder") 或 path.join(__dirname, "app", "folder") 的方式來配置,以兼容 Windows 環境。

webpack插件

    某些時候,webpack的常規功能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可以為webpack開發插件,或者使用其他開發團隊已經完成的插件。

    下面是一個插件的標准格式:

function MyPlugin(options) {
  // Configure your plugin with options...
}

MyPlugin.prototype.apply = function(compiler) {
  compiler.plugin("compile", function(params) {
    console.log("The compiler is starting to compile...");
  });

  compiler.plugin("compilation", function(compilation) {
    console.log("The compiler is starting a new compilation...");

    compilation.plugin("optimize", function() {
      console.log("The compilation is starting to optimize files...");
    });
  });

  compiler.plugin("emit", function(compilation, callback) {
    console.log("The compilation is going to emit files...");
    callback();
  });
};

module.exports = MyPlugin;

需要實現什麼功能,可以按照這個標准去開發自己的插件。

React開發

    使用webpack搭建好開發環境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開發react了。開始之前,我們還是要優先完成開發環境的配置和搭建。

    react使用的語法是jsx,現在還新增了對es6的支持。為了可以高效開發,我們需要使用webpack的loader功能,將jsx或es6使用語法糖轉義成浏覽器可以識別的標准JavaScript語法。

      下面將繼續在前文webpack的基礎上繼續說明如何開發react。

安裝必要的依賴工具

    react的基礎工具包:

$ npm install react --save-dev

    react的dom組件:

$ npm install react react-dom --save-dev

    在前面介紹webpack的時候已經介紹了加載器的概念,這裡需要額外安裝babel用於對react的jsx風格的編碼進行解析,babel除了jsx外還可以解析es6等。安裝babel:

$ npm install babel-loader

    安裝babel-loader之後\node_modules目錄中會額外多安裝一個babel-core,這是babel的核心包。

    有了babel,我們還需要安裝編碼轉換規則,用於解析jsx、es6等等。

$ npm install babel-preset-es2015 babel-preset-react --save-dev

    除了babel提供的es6和jsx,webpack還可以使用各種loader來轉換編碼,比如coffeescript等。想要什麼就去google找吧。

完善本地開發環境命令

    前面的案例使用 webpack-dev-server 來熱部署本地開發環境提升開發效率。但是每次都靠長長的命令行啟動和停止太過於繁瑣。我們可以利用npm的package.json配置腳本運行來統一管理腳本命令:

{
  "name": "demo2-react",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react demo",
  "main": "index.js",
  "scripts":{
    "dev": "webpack-dev-server --progress --colors --inline" //配置運行命令
  },
  //more
}

    添加了scripts後,我們今後只需要運行

$ npm run dev

    即可使用配置好的命令行參數啟動本地開發環境服務器。

終於可以開始碼農的核心工作了

    (demo代碼存放在:https://github.com/chkui/react-demo。下載後用 npm install 下載npm依賴即可使用)

    前面准備了這麼久,就是為了隨後我們可以快樂的編碼。首先我們按照下面這個結構創建工程結構:

/root
--/dev
----/js
------/index
--------/comps
----------component1.jsx
----------main.jsx
--------index.js
----/style
------/index
--------index.css
----index.html

然後根據工程的結構修改我們的webpack.config.js:

/**
 * Created by Administrator on 2016/11/17.
 */
var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dev/js/index/comps/main.jsx'],//定義要引入的js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filename: './dev/js/index/index.js' //定義要輸出的js文件
    },
    module: {
        loaders: [{
            test: /\.js[x]?$/,
            exclude: /(node_modules|bower_components)/,
            loader: 'babel-loader',
            query: {
                presets: ['es2015','react']
            }
        }, {
            test: /\.css$/,
            loader: 'style!css'
        }, {
            test: /\.(png|jpg)$/,
            loader: 'url?limit=25000' //只解析小於25000字節的圖片
        }]
    }
};

    和前面介紹webpack的例子相比,這裡的配置文件新增了了一個babel-loader的配置。

        test後的正則表達式表示對所有的js或者jsx文件進行解析;

        exclude表示不解析npm安裝目錄下和bower安裝目錄下的文件;

        loader表示使用的解析工具;

        query表示擴展參數,這裡的'es2015'和'react'表示啟用babel-preset-es2015和bable-preset-react解析規則。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解析的優先級的倒序的,即會先解析‘react’。

    然後我們添加編碼內容(所有的例子都分別實現了jsx規范和es2015規范):

    index.html:

        Title

    main.jsx:

/**
 * Created by chkui on 2016/11/17.
 */

//jsx
/*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ReactDOM = require('react-dom');
var Comp1 = require('./component1.jsx');
require('../../../style/index/index.css');

ReactDOM.render(
            react jsx dem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mp')
);
*/

//es2015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Comp1 from './component1.jsx' /*切記,大寫是變量小寫是標簽*/
import style from '../../../style/index/index.css'

ReactDOM.render(
            react es2015 dem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mp')
);

    component1.jsx:

/**
 * Created by Administrator on 2016/11/17.
 */

//jsx
/*
var React = require('react');
var comp1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
                      hello react!
                  );
    }
});
module.exports = comp1;
*/

//es6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lass Comp1 extends React.Component{
    //構造函數
    constructor(...args){
        super(...args);
    }
    //覆蓋父類的渲染方法
    render() {
        return (
                            hello react!
                    );
    }
}
export default Comp1;

    編碼完畢之後,我們使用我們設定好的腳本運行我們的本地開發環境:

$ npm run dev

    啟動時,所有的文本都會被讀取到內存中,我們可以根據輸出來聊天到底添加了哪些依賴的文件。啟動完成後,浏覽器上輸入 http://localhost:8080/dev/index.html 或 http://localhost:8080/webpack-dev-server/dev/index.html 即可看到我們用react開發的頁面。此時修改js或css文件,編輯效果都會立刻呈現在浏覽器上。

React浏覽器調試工具

    Facebook提供了基於chrome的頁面調試工具,可以看到所有react組件及其效果。

    工具安裝:

  1. 首先最重要的是——翻牆-_-。不翻牆chrome的網上商店就別想了。

  2. 然後在chrome網店搜索“React Developer Tool”。

  3. 找到後添加到chrome。

添加完成後可以發現在chrome中增加了react的圖標。

1479778660481349.png

然後在demo頁面按F12打開開發人員工具,會發現多了一個React欄目。選擇這個欄目後,會顯示出React組件的效果。

1479778661795592.pn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蘋果刷機越獄教程| IOS教程問題解答| IOS技巧綜合| IOS7技巧| IOS8教程
Copyright © Ios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