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IOS教程網

 Ios教程網 >> IOS編程開發 >> IOS開發綜合 >> iOS App通信之local socket示例

iOS App通信之local socket示例

編輯:IOS開發綜合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介紹到App之間的五種通信方式,它分別有URL Scheme,Keychain,UIPastedboard,UIDocumentInteractionController以及利用socket進行本地通信。前面4種都有用到過,也相對比較簡單,幾行代碼的事。對於最後一種之前一直沒用到過(原諒我還是個小白),所以今天試著寫了下,這兒記錄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好了,廢話不多說,開始:

首先,說下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一個App在本地的端口進行TCP的bind和listen,另外一個App在本地同一個端口進行connect,這樣就建立了一個正常的TCP連接,可以想傳什麼數據就傳什麼數據。下面開始先創建服務端:

1,首先用socket()函數創建一個套接字

/*
 * socket返回一個int值,-1為創建失敗
 * 第一個參數指明了協議族/域 ,通常有AF_INET(IPV4)、AF_INET6(IPV6)、AF_LOCAL
 * 第二個參數指定一個套接口類型: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SEQPACKET等
 * 第三個參數指定相應的傳輸協議,諸如TCP/UDP等,一般設置為0來使用這個默認的值
 */
int 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sock == -1){
 close(sock);
 NSLog(@"socket error : %d",sock);<br> return;
}

 2,綁定本機地址和端口號

// 地址結構體數據,記錄ip和端口號
struct sockaddr_in sockAddr;
// 聲明使用的協議
sock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獲取本機的ip,轉換成char類型的
const char *ip = [[self getIPAddress] cStringUsingEncoding:NSASCIIStringEncoding];
// 將ip賦值給結構體,inet_addr()函數是將一個點分十進制的IP轉換成一個長整數型數
sock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ip);
// 設置端口號,htons()是將整型變量從主機字節順序轉變成網絡字節順序
sockAddr.sin_port = htons(12345);
/*
 * bind函數用於將套接字關聯一個地址,返回一個int值,-1為失敗
 * 第一個參數指定套接字,就是前面socket函數調用返回額套接字
 * 第二個參數為指定的地址
 * 第三個參數為地址數據的大小
 */
int bd = bind(sock,(struct sockaddr *) &sockAddr, sizeof(sockAddr));
if(bd == -1){
 close(sock);
 NSLog(@"bind error : %d",bd);
 return;
}

 3,監聽綁定的地址

/*
 * listen函數使用主動連接套接接口變為被連接接口,使得可以接受其他進程的請求,返回一個int值,-1為失敗
 * 第一個參數是之前socket函數返回的套接字
 * 第二個參數可以理解為連接的最大限制
 */
int ls = listen(sock,20);
if(ls == -1){
 close(sock);
 NSLog(@"listen error : %d",ls);
 return;
}

 4,下面就是等待客戶端的連接,使用accept()(由於accept函數會阻塞線程,在等待連接的過程中會一直卡著,所以建議將其放在子線程裡面)

// 1,開啟一個子線程
NSTread *recvThread = [[NSThread alloc] initwithTarget:self selector:@selector(recvData) object: nil];
[recvThread start];
 
- (void)recvData{
 
// 2,等待客戶端連接
// 聲明一個地址結構體,用於後面接收客戶端返回的地址 
 struct sockaddr_in recvAddr;
// 地址大小
 socklen_t recv_size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
 * accept()函數在連接成功後會返回一個新的套接字(self.newSock),用於之後和這個客戶端之前收發數據
 * 第一個參數為之前監聽的套接字,之前是局部變量,現在需要改為全局的
 * 第二個參數是一個結果參數,它用來接收一個返回值,這個返回值指定客戶端的地址
 * 第三個參數也是一個結果參數,它用來接收recvAddr結構體的代銷,指明其所占的字節數
 */
self.newSock = accept(self.sock,(struct sockaddr *) &recvAddr, &recv_size);
// 3,來到這裡就代表已經連接到一個新的客戶端,下面就可以進行收發數據了,主要用到了send()和recv()函數
 ssize_t bytesRecv = -1; // 返回數據字節大小
 char recvData[128] = ""; // 返回數據緩存區
// 如果一端斷開連接,recv就會馬上返回,bytesrecv等於0,然後while循環就會一直執行,所以判斷等於0是跳出去
 while(1){
 bytesRecv = recv(self.newSocket,recvData,128,0); // recvData為收到的數據
 if(bytesRecv == 0){
 break; 
 }
 }
}

 5,發送數據

- (void)sendMessage{
  
 char sendData[32] = "hello client";
 ssize_t size_t = send(self.newSocket, sendData, strlen(sendData), 0);
 
}

 客戶端那邊就主要分為:創建套接字,根據ip和端口號獲取服務端的主機地址,然後再連接,連接成功過後就能夠向服務端收發數據了,下面我們看代碼。

1,和服務端一樣用socket函數創建套接字

int 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0);
if(sock == -1){
 
 NSLog(@"socket error : %d",sock);
 return;
}

 2,獲取主機的地址

NSString *host = [self getIPAddress]; // 獲取本機ip地址
// 返回對應於給定主機名的包含主機名字和地址信息的hostent結構指針
struct hostent *remoteHostEnt = gethostbyname([host UTF8String]);
if(remoteHostEnt == NULL){
 
 close(sock);
 NSLog(@"無法解析服務器主機名");
 return;
}<br>// 配置套接字將要連接主機的ip地址和端口號,用於connect()函數
struct in_addr *remoteInAddr = (struct in_addr *)remoteHost->h_addr_list[0];
struct sockaddr_in socktPram;
socketPram.sin_family = AF_INT;
socketPram.sin_addr = *remoteInAddr;
socketPram.sin_port = htons([port intValue]);

 3,使用connect()函數連接主機

/*
 * connect函數通常用於客戶端簡歷tcp連接,連接指定地址的主機,函數返回一個int值,-1為失敗
 * 第一個參數為socket函數創建的套接字,代表這個套接字要連接指定主機
 * 第二個參數為套接字sock想要連接的主機地址和端口號
 * 第三個參數為主機地址大小
 */
int con =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 *) &socketPram, sizeof(socketPram));
if(con == -1){
 close(sock);
 NSLog(@"連接失敗");
 return;
}
NSLog("連接成功"); // 來到這代表連接成功;

4,連接成功之後就可以收發數據了

- (IBAction)senddata:(id)sender {
 // 發送數據
 char sendData[32] = "hello service";
 ssize_t size_t = send(self.sock, sendData, strlen(sendData), 0);
 NSLog(@"%zd",size_t);
}
 
- (void)recvData{
 // 接受數據,放在子線程
 ssize_t bytesRecv = -1;
 char recvData[32] = "";
 while (1) {
  
  bytesRecv = recv(self.sock, recvData, 32, 0);
  NSLog(@"%zd %s",bytesRecv,recvData);
  if (bytesRecv == 0) {
   break;
  }
 }
}

 好了,利用socket在本地進行兩個App的通訊就這樣就行了。第一次寫博文,一是記錄下自己的心得,二是和大家一起分享,文中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指出。最後附上Demo的地址,兩個項目,有興趣的大家可以下下來試下。

https://pan.baidu.com/s/1nvcvC8p

以上就是對iOS App之間的通信 -local socket 的資料整理,後續繼續補充相關資料,謝謝大家對本站的支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蘋果刷機越獄教程| IOS教程問題解答| IOS技巧綜合| IOS7技巧| IOS8教程
Copyright © Ios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